【一线故事】穿越岩石的艺术——西香高速公路万米隧道建设纪实

来源:三分局 作者:王鸿涛 时间:2024-11-11 字体:[ ]

       凉山茂密的原始森林旁,盖旭河水奔涌而过,水电十局西香高速万米隧洞——长柏隧道,在巍巍山岭内隆隆掘进,“蜀道”之下正上演穿越岩石的艺术。

       隧道深处,一群如同璀璨星光般的掘进者照亮了建设之路。这些无畏的勇士,脸庞上泥污与汗水交织,眼中透露着执着与坚定,每一寸掘进、每一次爆破,都展现了穿越岩石的艺术和智慧。

极不寻常 贯穿云贵川的要道

       寻起点,行则将至。

       G7611西昌至香格里拉(四川境)高速公路是我国交通强国“十四五”重点项目,也是四川建设交通强省的重要支撑项目,更是目前省内单体投资建设体量最大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电十局承建的长柏隧道长5.748公里(全长11.495公里),属于特长隧道,是西香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更是西香高速项目“九大超级工程”之一。

       长柏隧道位于凉山州盐源县长柏镇境内,海拔近2500米,途经多处断层、岩溶、富水、岩爆、涌突水、低瓦斯等不良地质,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地质环境复杂等难题。项目临建时期,人员及车辆无法通行,仅能用缆索渡河进行测量放线工作。背着沉重的仪器,背靠险峰叠嶂,脚跨沟壑险境,身穿荆棘丛林,是测量人员的日常。

       “没人敢信能在这样险峻复杂的山岭里开凿出一条能通行的路”

       当旭日攀升,仙气般的山雾缓缓消散,蜿蜒如盘蛇般的便道在山间赫然显现,全体施工人员硬是克服天气地形施工等复杂恶劣条件,憋住一口气建出了项目便道,保障了交通运输的“生命线”,大大降低了“蜀道之难”,推动项目建设全面启动。项目部也在西香高速2022年度综合考评暨四季度劳动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表彰。

地质复杂 凸显技术施工能力

       攻坚克难,稳扎稳打,有序推进。

       长柏隧道出口段长5.748公里,出口通风斜井全长3523米,属特长公路隧道,其中Ⅳ级围岩4207.5米,占比73.21%,V级围岩1540米,占比26.8%,为10公里级超特长隧道,隧道海拔近2500米。

       面对高风险的施工环境,针对地质环境构造复杂,现场地质变化大、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重重困难,严格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特别是洞口浅埋段、破碎带等可能发生冒顶、坍塌地段,探明前方地质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地质对隧道施工的影响,严格实施监控量测,及时掌握支护真实变形,避免侵限。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通风方案,根据开挖进尺的推进选择阶段性通风方案,准确计算隧道需风量、风速要求,结合经济合理性的原则选择合理的风机及风袋的规格型号和数量。

       项目始终秉持“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理念,按照上级单位低瓦斯隧道设防要求,电气设备全部使用防爆电器,电缆采用铠装电缆,同时采用人工监测与瓦斯自动检测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瓦斯进行监控,风机增设备用风机,以防突发情况通风中断,造成瓦斯浓度上涨,增加隐患。制定合理有效的反坡排水施工方案,根据涌水量大小选择合适的接排方案和抽水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备用的抽水泵、排水管路以及发电机等设备可以满足突发情况的抽排工作。

       精心部署,科学组织,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尤其是凿岩台车和拱架安装台车的使用,大幅缩短爆破及拱架安装的持续时间,加之光面爆破技术的使用,有效控制超欠挖,减少超欠挖处理和喷射混凝土的施工时间,通过使用新设备新技术可以大大节约隧道开挖循环时间,进而可以优化总体施工工期。并根据进度计划动态调整平导辅助正洞施工横通道的设置位置,适时考虑增加施工横通道,实现“长隧短打”,确保进度履约。

智能建造 推广四新技术应用

       大型机械化配套设备,践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理念。

       针对西香项目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的客观需求,在隧道成套化施工装备的基础上,形成以智能凿岩台车、智能拱架台车、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智能湿喷台车和智能衬砌台车为典型代表的隧道施工系列化智能装备。

       智能化装备在整体机械性能、信息化水平和决策能力方面较传统施工装备有明显提升,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改善作业环境,充分展现单一装备智能化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成套智能化装备通常由设备厂家提供,并具有统一的数据接口,整体性和一致性较好。这些装备具备数据共享、功能协同和决策优化等一系列功能,为多种智能装备自主、协同作业提供重要基础支持。

       项目同时采用先进科技与数字化举措,为平安工程建设保驾护航。隧道配备智能门禁、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系统、语音对讲系统、气体检测等五大系统,组成“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施工监控系统,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报警、事后回溯的隧道施工安全智能化管控。瓦斯隧道配备KJ90NA型自动化监测系统,可对洞内主要通风设备实施瓦斯电、风电闭锁,及时准确地对洞内各掌子面的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及风量等情况进行24小时监控。

       产业工人园区设置“智慧宿管”系统,以实现工区宿舍人员与用电的安全规范化管理。智慧宿管系统可通过数据实现人员进出情况实时展示,人员进出数据同步考勤机,便于人员进出管理。且宿舍智能开关与人员联动,人走断电,可杜绝宿舍用电安全隐患。项目部两区三厂及隧道洞口布设GNSS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可对汛期地灾险情及时预警,并按照“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对预警区域的人员进行撤离转移,确保汛期安全度汛。

       项目各工区设置50米防火隔离带,并配备消防储水桶和高压喷淋系统,森林防火灭火智能喷淋系统一旦感应到火源或火险等级超过预设阈值,系统会立即进行自动喷淋作业,喷淋设备采用了高效节能的喷头设计,确保水雾均匀覆盖,有效抑制火势蔓延。

创新驱动 全力打造拳头产品

       领导包保机制,开展长期性管理提升专项行动。

       项目紧抓“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工作思路,结合“拳头产品”项目工作方案,将“党建+”深度融入项目各业务板块工作中,通过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项目生产经营任务圆满完成。

       “党建+建设目标”,通过抓思想融合、组织融合、责任融合、考评融合,将建设目标分解到月周天,把责任压实到各工区各掌子面,确保完成每年度各项计划任务。

       “党建+网格管理”,根据建设重点、难点、堵点,按网格化要求划分责任,以支部党员牵头,明确各先锋党员包保责任,起到以点带面作用,实现党员全覆盖,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环保、进度等管理工作;成立党员应急突击队,加强应急工作管理,针对性组织应急力量前置,强化先手“备”、动态“调”、科学“统”,确保遇有险情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做好地灾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加强演练成果转化运用,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保障组职能职责,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匠心管理 突破重要节点目标

       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确保施工进度。

       项目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生产进度考核管理办法,制定节点目标和考核激励措施,每月组织召开生产专题会,实施生产计划的动态管理,研究关键控制工程工期目标的保证措施。

       对重点工作面,实施工序跟班管理和关键工序领导带班制度,对每道工序全过程进行监控,对协作队资源投入情况详细记录。细化施工进度目标到每日,对日施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通过月生产例会对各协作队进度完成情况进行点评、考核,以此激发协作队比、学、赶、超的劳动激情,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最终实现总体施工进度目标,隧道单日掌子面进尺及开累进尺数据均位居西香公司土建标段前列。

       4月30日长柏隧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线各标段中单掌子面掘进首破千米大关,并连续实现通风斜井联通主线右洞、左洞,右线出口端进洞等重大节点目标,快速推动长柏隧道全面进入主洞施工阶段。

       7月10日顺利完成所有掌子面安全进洞施工,在汛期来临前,实现全标段全面全工序开工。

       10月31日长柏隧道出口通风斜井转正洞右线大里程至出口段安全贯通,顺利实现全线隧道首次区间贯通,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此番贯通后将极大缓解长期依靠斜井反坡排水和交通运输的压力,为剩余长距离瓦斯隧道施工提供巷道式通风条件,打通了一条新的安全通道。

       发扬电建企业精神,自强不息,勇于超越。

       项目的推动与实施得到了各单位、各层级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通过建设初期对项目的全面分析、科学策划和周密部署,以及建设过程中实施的责任压实、风险管理、目标纠偏等关键环节,项目2024年履约管理整体上取得了良好成绩。先后获得西香高速2024年多次考核评价先进表彰,得到了上级单位的一致认可,综合排名处于西香高速全线17个土建标段的第一梯队。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展望未来,项目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魄,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全力以赴书写交通建设的精彩答卷。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西香高速项目必将铸就新的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西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