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中国万里之外的非洲大陆,尼日利亚奥逊州塞吉罗拉金矿项目迎来了炙热的旱季,矿区近40摄氏度高温让空气也热辣滚烫,正如项目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
在项目的修理厂,焊花飞溅,映照出一道专注而坚定的身影。她身穿厚重的焊工皮裙,双手戴着防护手套,焊接面罩下透出沉稳而自信的目光。她就是菲斯·威尔逊(Faith·Wilson),一名土生土长的尼日利亚姑娘,用一把焊枪书写着自己和中国电建的故事。
与电建结缘
菲斯成长于尼日利亚一个普通的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众多,靠父母微薄的收入维持着生计。从小,菲斯就展现出了坚韧和独立的性格。看着父母为了生活日夜操劳,她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多次毛遂自荐下,她先找到了当地一家小汽修厂当学徒学习焊接技术。
在尼日利亚,女性从事这样的技术工种并不常见。这让菲斯显得另类。但对她来说,学会一门技能,依靠这门技能赚钱养家才是真理。尽管收入微薄,但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中国企业的到来,给菲斯的职业生涯带来了转机。她凭借这份履历顺利入职项目修理厂,拿到了之前想不敢想的收入。但是面对大型矿山设备,她刚开始难以胜任工作。“来中国项目前,甚至没有在我们国家见过这么大的挖掘机。”菲斯说,“但是我很珍惜现在的工作,非常想提升自己,为项目做更多的贡献” 菲斯目光中充满了坚定。在加入项目后,她不仅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还遇到两位中国老师——岳师傅和龚师傅。
“在我们国家,女性能有一份工作非常难得。还能有这么认真负责的老师每天教我,和在汽修厂工作时的感受非常不一样。”谈到自己的授业恩师,菲斯言语间充满感激。
为确保产能,矿区的设备需日夜运转,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特别是挖机的铲斗、齿根等大配件,长期与坚硬的岩石接触,极易磨损开裂,维修好非常频繁。
她的任务,就是让这些受伤的“变形金刚”重新焕发新生,工作虽然基础,却意义重大,没有菲斯这样的人专门负责处理,项目生产会受到直接影响。
在电建成长
初次面对这些庞然大物时,菲斯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沃尔沃挖机的小臂不仅材质特殊,焊接时需要精准控制温度、角度和焊缝厚度,确保焊缝能承受巨大的应力。
在岳师傅耐心示范下,菲斯刻苦学习诊断问题,正确调整焊机参数,一遍遍练习如何在高强度钢材上焊出坚固的接缝。龚师傅则严格把关,每次焊接完毕,他都会仔细检查,教会她怎么让焊缝光滑、坚固、无裂纹,每次实战都让她受益匪浅。在两位大佬的悉心教导下,菲斯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尽管充满了艰辛,失败也时常伴随着她,但菲斯从未想过放弃。她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当作是成长的阶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学习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着。
岳师傅对菲斯赞不绝口:“菲斯是我见过最努力、最有天赋的焊工之一。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遇到问题从不退缩,总是想尽办法去解决。” 龚师傅也很肯定菲斯的成长:“菲斯的进步非常快,她的细心和耐心很多男焊工都比不上。她不仅技术越来越好,而且还很有团队精神,总是愿意帮助其他同事解决问题。”
有一次,新同事桑迪负责焊接设备上的耐磨钢板,这是保障设备抗磨损能力的关键部件,碰巧中国师傅暂时有个短会没在焊工区域。桑迪反复尝试调整焊机参数和焊接手法,可焊缝不是出现气孔,就是不够平整牢固,急得他抓耳挠腮。
菲斯看到后,放下手中即将进行的工作,快步走到桑迪身边。她先仔细观察桑迪的操作过程,留意着焊枪的移动轨迹和角度,又认真查看焊机的各项参数设置。
接着,她耐心地对桑迪说:“桑迪,你看,在焊接耐磨钢板时,咱们要控制好焊接速度,速度太快容易产生气孔,太慢又会导致焊缝过高、不平整。而且焊条与钢板的角度也要保持稳定,这样才能保证熔合良好。”说着,菲斯拿起焊枪,亲自为桑迪示范了一遍正确的操作方法,一边操作一边详细讲解要点。
在菲斯的指导下,桑迪再次进行焊接。这一次,焊缝的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气孔消失,焊缝也平整又牢固,达到了工艺要求。
桑迪感激地对菲斯说:“谢谢你,菲斯,要是没有你的帮忙,我还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材料和时间呢。” 菲斯笑着摆摆手说:“不用客气,咱们是一个团队,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你是新人,多练习多积累经验就好了。”
从电建启航
在无数次的练习与打磨中,她的技术突飞猛进。短短两个月,从最初的生疏到如今可以独立完成齿根修复、铲斗修复等高难度焊接任务,菲斯成为了修理厂的重要力量。
菲斯的成长,离不开中国电建在尼日利亚推行的人才培养和女性赋能计划。中国电建不仅为当地员工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和安全保障,还专门开设技能培训、安全讲座和职业发展指导,鼓励更多女性进入工程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公司的支持下,菲斯不仅得到了技术提升,还在职业道路上看到了更广阔的前景。公司为所有员工提供公平的晋升渠道、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她们在严苛的矿区环境中也能安心工作、发挥所长。
“以前在汽修厂工作那段时间,是一段充满不安的日子。周围村落时不时就会爆发冲突,我们每天都提心吊胆,无法安心工作,总担心那些冲突会蔓延到我们这里。” 菲斯回忆起过往,脸上还带着一丝后怕,但旋即她眼神明亮起来,自豪地说道:“可自从加入了中国电建,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安全感,什么是公平和尊重。在这里,没有因为我是女性而歧视我,也没有让人胆战心惊的威胁。我每天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这种宁静是我从没体验过的。”如今,菲斯已经成为修理厂的技术骨干,能够独立承担复杂的焊接任务。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将自己所学的技艺传承给更多年轻人。
“我希望未来能像岳师傅和龚师傅一样,把学到的技术传授给更多女性,让她们知道,女性同样可以在工作中发光发热!” 菲斯坚定地说。接下来,她还要向中国老师学习氩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等技术要求高的电焊技能,同时如同龚师傅的评语,她也相比男职工更愿意学习技能,工作更仔细、稳定,是给予中国老师最好的回报。
在尼日利亚这片土地上,像菲斯这样的女性正逐渐崭露头角,而中国电建正用行动支持她们的成长。每一次焊光闪耀,都映照着梦想、希望与坚守。
菲斯,这个英文名字的中文意译是“信仰”,她的信仰并不仅仅是对工作的热爱,更是一种对公平、成长与突破自我的执着追求。而她与中国电建的故事正是最好的诠释。
女焊工菲斯
正在焊齿根的菲斯
中国师傅和尼日利亚焊工徒弟合影(右二为菲斯)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