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食谈记

来源:机电安装分局 作者:杨崇艺 时间:2025-04-21 字体:[ ]

      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理解,只写吃怎么算得上好的散文呢!每每翻到写食物的文章总觉得无聊,写时令部位各有妙处,写蒸煮烹炸多是风味,写上下仪式皆有增香,写色香味感难逃绝字,写完把书合上,这不妥妥一本食谱嘛。

      我更喜欢汪老笔下老师那双被叫作开口笑的鞋子,咧了口,走起路来啪嗒啪嗒响,可不就是笑咧了嘴的鞋嘛。我觉得幽默,喜欢人身上那股子韧劲儿,我通常不太爱用苦中作乐这个词,总觉得有悲情色彩,人嘛,无论何时何地有让自己乐呵乐呵的劲儿,应当是股韧劲儿。

      年纪渐长,开始觉得胃这位情绪器官确能担大任,不仅干了消化的活,提供人一天的能量,还得包揽人的情绪。难过失意时,一碗腾着热气的食物,趁着热乎劲下肚,寒意被驱散,人心也被填满。

      听说人类能保存最久的记忆是嗅觉,对于人来说,气味是一种时光机器。端上食物时气味最先窜进大脑,你瞬间回忆起这一碗的滋味来,什么酸甜苦辣,垂涎欲滴。要是正好时隔多年再次吃上,回忆跟随气味轻而易举地攻占大脑,此时此刻涌起的热气是感情最佳的掩体。想起老友记里菲比的男友对Mon说:“easy on those cookies,okay?Remember,they’re just food,they’re not love.”这样看来拿食物填满心应当是国内外通用的准则。

      吃,食物,本来只是一件活着的事。从这个角度来讲,食物本身是一件多么无趣的事情啊,吃就是为了活着,若是人无需进食,就像树进行光合作用,那世界还有美食吗?但倘若在食物的意义里加上喜好研究,吃又变得生活起来了。怎么选,什么时令采摘,什么部位最嫩,哪种烹饪方法最能激发食物的本味,什么工具手法才能让食物完整入口,哪种表情最能表达对食物的赞叹……活着变得艺术起来,就变成了生活。人从进食的本能里寻找让自己乐呵乐呵的能力,爱吃也是这样一股韧劲儿,正是因为这股韧劲,我想即使人类无需进食,美食仍然能成为一种追求。

      吃,讲究体会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因此人生五花八门地来,也乐呵乐呵地接受,人追求的烟火气,是人好好吃饭的生气,让食物充满灵魂的锅气,是人笑对生活的精神气。如果写怎么吃,我想写的应当是怎么活,如果写莫辜负眼前这碗饭,我想写的应当是莫辜负眼前这人生。

      人生忽如寄,莫负茶汤和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