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植树添绿的好时节。在第47个植树节到来之际,文安洼项目以“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为主题,组织员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为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午后阳光和煦,项目撤退路旁一片繁忙景象。项目党支部书记手持铁锹,一边为树苗培土,一边向青年员工示范:“填土要分层压实,根系才能扎稳,这和咱们修路的基层碾压工艺一样,细节决定成败。”从挖坑定植到浇水,一棵棵杨树在项目员工的协作下昂然挺立,展现出勃勃生机。
党建引领 示范带动强担当
在植树活动中,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和青年员工共同参与植树,支部书记以实践教学方式,将工程技术与生态保护理念相结合,通过“分层压实培土”的示范操作,向青年员工传递“细节决定生态成色”的理念,既强化了团队凝聚力,也为青年一代种下了“绿色发展”的思想火种。此外,项目党支部还计划将此次植树活动与生态教育相结合,定期开展生态保护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员工的生态素养。
创新驱动 生态工艺相融合
项目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探索“工程+生态”的创新模式。植树过程中,借鉴道路施工的“基层碾压工艺”,科学优化填土流程,确保树苗根系稳固生长。同时,在护坡设计中,将传统混凝土护坡改为生态框格梁,并预留60×60厘米的植草孔,既增强了护坡的稳定性,又为植被生长提供了空间。此外,施工便道移植的表土单独堆放,复绿时利用率达85%,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体现了绿色施工的高效与可持续。
规划先行 绿色发展续新篇
作为集团公司“水能砂城数”战略的基层实践,项目以植树活动为起点,全面铺开生态工程蓝图。今年计划在隔淀堤边坡实施“边坡复绿工程”,通过科学选种和植被养护,将覆盖率提升至60%以上,打造“会呼吸”的防洪生命线。新栽杨树萌发的嫩芽,正是绿色发展故事的序章,未来这里将成为京津冀生态屏障的活力节点。
栽下一棵树,守护一方绿。当工程机械的轰鸣与树苗拔节的轻响共鸣,文安洼项目用行动证明:现代化工程不是自然的对立面,而是生态文明的新载体。在这里,每一锹土都承载着“双碳”承诺,每一棵树都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这正是新时代建设者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铿锵的答卷。
通过此次活动,项目不仅为当地生态环境增添了新绿,也进一步增强员工的生态环保意识,展现企业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未来,项目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