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川兴北环线项目位于西昌市川兴镇北环线与S307交叉口附近,占地面积约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8.8万平方米,合同总金额约13.91亿元,合同工期3年。项目由A1、A2、A3三个住宅地块及5条市政道路组成,其中A1地块包含14栋楼,建筑面积约17.4万平方米,A2地块包含10栋楼,建筑面积约12.2万平方米,A3地块包含7栋楼,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整个项目总安置户数3063户。目前A1地块正在进行地基处理施工,A2地块正在进行基础施工,A3地块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质量为本 匠心良造
数字化交底:西昌市川兴北环线项目运用先进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以生动的画面以及形象的解说,展示项目关键工序的节点、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内容进行交底,同时生成二维码张贴于样板区、关键工序交底栏等部位,便于查看学习;通过数字化视频交底,可以清晰地看到施工部位的空间结构、设备配置以及运行流程,有助于接受交底人员更好地理解施工内容。
实体样板引路:现场实体样板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打样。通过实体样板施工,一方面提前解决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检验班组人员的施工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后续进场施工的班组或工人直观地感受到施工标准、施工工艺以及空间效果。现场实体样板与数字化交底相结合的交底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文字交底,做到了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可视化,更为直观形象。
实测实量: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项目部采用数字回弹仪、板厚仪、测距仪等智能化测量工具,对实体结构的空间尺寸、垂平度、间距、强度等进行测量并收集数据,将收集的数据上传至综合管理运用平台。平台通过算法来评估实体结构的质量水平以及后期改进的意见,是项目质量持续提升的有效手段。
创新赋能 科技兴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本质安全的根本途径。川兴北环线项目利用智能化产品及管理平台助力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有效地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为项目安全管理“增智减负”。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A3地块主体施工采用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符合项目的场地特点,外形简洁美观,操作平台稳固牢靠,定型化设计无需铺设架板,降低了意外事故发生率。随着升降脚手架的爬升,主体外围构造墙随架体爬升同步施工,减少临边洞口,降低高处坠落风险。
互联网+特种设备安全智能化管理:通过在塔吊、施工升降机、吊篮等特种设备上安装传感器、高清晰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特种设备的运转情况及其周边环境,智能化控制中心整合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平台,通过精密算法来评估物体状态、人员违规行为、吊物超重等,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管控特种设备,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体验区:项目设置安全体验区,提高建筑工地或其他高风险工作场所的安全意识,通过模拟真实的危险情境来教育员工如何预防事故,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对现场不遵守安全规则制定,违章作业的工人,除了重新教育以外,在安全体验区体验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使其增强安全意识。
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体积小,便携可提,功能齐全,随时随地开展培训,培训、考试、答题、阅卷、归档等一步到位,能有效解决传统安全培训中考评低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对于项目安全培训及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有效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效果,进一步打造安全培训智能化应用新场景。
精细管理 提质增效
谋划在先:项目部围绕EPC项目特点,从设计阶段入手,积极优化设计和调整设计图纸,确保利益最大化。在施工阶段采取数字化管理模式,以BIM技术为基础集成多个管理模块,实现对生产进度、质量、安全、物质、技术、成本控制等一体化平台全方位管控。对于结构混凝土内的钢筋采用BIM建模指导钢筋下料,将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对于钢筋、商品混凝土等大宗物质利用场智能化称重地磅实时将物资重量传输到智能物料管理平台,有效杜绝了进场材料出现数量、重量不足的情况,以此提高项目对物资成本精细化管理和物资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项目临建设施的重新利用:项目部活动板房采用质量好的实现多次周转,项目部安全管理临边防护采用定型化围挡,可多次重复利用,有效降低建设成本。
登高望远,方知远山长;矢志不渝,更需再出发。西昌北环线项目认真践行“强党建、抓市场、抓现场、防风险、用好人、分配好”十八字工作思路,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克服施工任务量大、安全风险高、施工工期紧等重重困难,以十局的匠心精神打造精品、以十局的完美履约打造标杆,奋力谱写新时代十局新篇章。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