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河畔秋风劲,龙溪口上彩旗飘。9月29日,随着两扇人字门的缓缓闭合,水电十局承建的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船闸金属结构制安工程圆满完成无水调试任务,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该船闸规模也将超过犍为航电枢纽船闸,以1300吨的重量位居西南第一。
据悉,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岷江航电综合开发的重大项目,是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项目共规划老木孔枢纽、东风岩枢纽、犍为航电枢纽、龙溪口枢纽四个梯级枢纽,逐步形成四川省“四项拓展、全域开放”的四川南向开放大通道,构筑起成都经济区连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纽带,成为国务院批准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国家高等级航道之一。
公司承建的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船闸闸室有效尺度220米×34米(长×宽),人字闸门单扇最大尺寸20.2米×3.022米×24米(长×宽×高),下游人字闸门重1300吨,水头17.94米,项目总库容为2.27亿立方米,发电厂房安装9台机组,总装机480兆瓦。项目建成后,长江黄金水道将向上游腹地延伸162公里,岷江乐山至宜宾段航道等级将由Ⅳ级提升为Ⅲ级,可常年通行2×1000吨级船舶,丰水期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
该船闸金属结构自2022年3月29日开始投入安装以来,除超大型船闸金属结构本身具有构建吊装重量大,工艺要求高,施工工期紧等特点外,还持续面临能耗双控政策出台、环保政策升级、新冠疫情频发、场内运输道路复杂等诸多困难。结构厂精心组织,攻坚克难,对该工程生产设计、安装准备、质量控制及过程监督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创新,创建“精细管理、精确设计、精度制造、精益安装”的“四精”目标。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项目部还成立了岷江龙溪口党员突击队,带头提高自我思想认识,发扬吃苦耐劳、不惧困难、勇攀高峰精神,履行党员“下沉式、穿透式”模范带头作用,并在受犍为3.30疫情影响以及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天气影响下,仍然按期完成船闸金属结构安装无水调试节点目标。
水电十局是全国极少拥有超大型船闸制造资质的单位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船闸制造经验、完善的船闸制造施工工艺、领先的船闸制造安装技术,所制造安装的船闸多年来均运行良好,船闸质量优良、可靠。装备工程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四川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龙溪口泄水闸结构标准、外观美感要求远高于国内产品的标准,成品质量严格按国内船闸高质量检验标准执行。装备工程公司践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理念,让“拳头产品”硬核出圈,竭力打造百年平安品质工程,把岷江的“黄水”变成“黄金”,持续助力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
调试仪式
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船闸
项目负责人现场进行船闸金属结构无水调试技术讲解
检查船闸安装质量
装备工程公司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
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船闸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