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的背夫

来源:六分局 作者:隋宝梅 摄影:隋宝梅 时间:2020-09-02 字体:[ ]

       背夫,在上世纪的中国农村和偏远山区随处可见。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背夫的身影也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只有在生态旅游的大山名川才偶见那些瘦而硬的身躯。暂不说现代机械运输,就连驴、马也是他们的竞争对手。只有驴、马都上不去的陡坡、易踩滑的青石板路,才轮到背夫们的活路。他们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在社会低层苦苦的挣扎,顽强地生存。

       今年65岁的杨开金,是道教名山青城山背夫中年龄最大、背龄最长,他每天早上5点半左右从青城山镇赤城村出发,骑自行车40分钟到达飞仙观。飞仙观是山上道观货物运输的集散地,汽车把蔬果、粮油等食杂送到飞仙观后,这些货物从飞仙观到天师洞、老君阁、上清宫等道观,就要靠背夫了。每天早上背夫们在这里等活儿,背的货物在道观里称重、付费。

       早上6点半杨开金揽到了活儿,背猪肉、酱油和蔬菜,背篓的货堆出头顶2尺多高,脊背上垫上棕树背垫,手柱着5公分左右粗的“丁”字拐把子,手掌紧紧的压在“丁”字端,拚力向上起身,背友们也都会相互友好地抽一把。起身后,拐把子伴随着脚步有节奏的敲打着地面,笃!笃!像木鱼的敲击声回荡在静静的山谷。随着上山的阶梯越来越陡,老杨的呼吸越来越急促,脖子上青筋凸起,喉管里呼出“哼嘿”“哼嘿”的粗气。赤裸的胸骨伴着大口的呼吸一翻一合,仿佛重物随时能把这瘦弱的老头压跨。他每走10米左右他就用“丁”字拐把子杵在背篓下面,腿呈弓字状休息一下。他不抬头看路,或许是走惯了熟悉的路,或许是货物压得抬不起头来。

       青城山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最高处老君阁海拔1260米。从海拨高850米的飞仙观到老君阁海拨高差410米,相距大约4.5公里。也是说,每公里路要爬行30多层楼房的高度。步行约1小时10分的路程,老杨负重200多斤爬了3个多小时。有时直接带货从一个道观送到另一个道观,有时空返下山背第二趟,就这样他每天背着200多斤重的货物穿梭在青城山各道观之间,行走近8个小时,每趟只有几十元的收入。寒来暑往、春至秋归,他一背就是五十年,每年要磨透八双黄胶鞋底。

       其实重物压不跨他,压在他心里的是他儿子。儿子今年29岁,3岁时母亲得病去世,他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儿子到老挝打工了,并娶回一个老挝媳妇,他把所有的积蓄寄过去做了聘礼,帮儿子完成了终身大事。第二年,孙女出生了,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地生活了10年。去年,媳妇突然提出要带着孙女回老挝娘家探望生病的母亲,竟然一去不返,电话也关机,再加上疫情的原因,去老挝寻妻女成了难题。儿子得了抑郁症,不出门,不干活、不说话。老杨也心焦的常常半夜醒来抽闷烟。“但是日子还要继续,人总会有办法的。”老杨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每天回家放下背篓就下田种地、养鸡、赶场卖鸡。他不善言谈,但他相信勤劳能改变生活、坚定相信生活会好起来的。

       天刚亮,笃!笃!清脆的“木鱼敲击声”又回荡在清幽的山谷。青城山背夫每日“修行”在青城山漫漫的山路上。清静和诣、顺其自然,他们修持了纯正的法门。

     “自然者,道之极致也”!

背夫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