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故事】长风破浪正当时——二分局成都地铁19号线项目荣誉背后的故事

来源:二分局 作者:寇倪霞 摄影:寇倪霞 时间:2022-06-15 字体:[ ]

      春华秋实、寒来暑往。2022年,二分局成都地铁19号线项目迎来了“鏖战决胜之年,推进提质增效”的战略关键期。

      风雨兼程笃行不怠,辛勤付出终获回报,在项目潜心攻坚克难之际,一则佳音传来,项目部红莲站喜获2022年度“四川省结构优质工程”。荣誉的背后,记载着项目部全体职工在困难与挑战面前砥砺奋进,长风破浪的铿锵步伐。此项荣誉的获得既是对项目施工能力的肯定,更是鞭策项目建设团队载誉前行的动力。

      入场及“战场”,现场促市场。自2019年入场以来,二分局成都地铁19号线项目部便始终以创建“优质工程”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坚持“履约为先,创效为本、管理为重”的十二字管理方针,科学管理、多措并举,确保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优质工程,以优异成绩打响公司在成都轨道交通市场的第一枪,有力塑造了十局良好品牌形象。

精益求精,优质履约立标杆

      由二分局承建的19号线二期工程土建7-1工区起于红莲站(含),止于天府商务区站(含),工区全长2632.3米,共设两站(红莲站、天府商务区站)、一区间(红莲站~天府商务区站盾构区间)。两站一区间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精心组织、攻坚克难,以安全质量为底线、时间节点为准绳、以工程进度为标尺,统筹推进施工进度,保证了项目各节点目标的顺利完成,以优质履约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红莲站位于天府大道右侧宁波路西段与嘉州路交叉路口南侧绿地内,车站为地下二层15.6米岛式站台明挖车站。存在基坑开挖面积大、埋深较深等问题,且主体结构位于中风化泥岩高瓦斯地层,土石方开挖过程具有强度高,石方量多、难度大等困难。

      针对此项开挖难题,项目团队充分发挥“钉子精神”,精心组织策划,分步骤、有谋略地采取了系列措施,最终采用围护桩+放坡开挖模式,并引入侧墙定制模板支架体系,在提高模板整体刚度、保证混凝土整体轮廓的同时又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同时,项目部严把质量关,设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施工人员质量培训教育、强化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及工艺质量检查。为保证钢筋加工及安装施工质量,项目严控操作流程,加强检查力度,现场严格执行三检制的同时,实行验收实名挂牌,未经验收合格不得浇筑混凝土。红莲站共计3个分部工程,18个分项工程,共计1503个检验批,质量评定等级为合格,合格率为100%。

      “打隧道,最怕的就是地质和周边环境太复杂。”红~天盾构区间盾构掘进先后穿越强风化泥岩地层、中风化(砂)泥岩地层,区间多处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和18号线、跨湖桥、跨线桥等重大风险源,地质结构复杂、风险源多,对施工要求极高。面对重重阻碍,毫无地铁施工经验的建设者们犯了难。

      “万事开头难,地铁项目,没有经验不可怕,我们要充分发挥十局人的拼搏精神,领导干部带头顶上去,这是我们进军地铁的开局之战,绝对不能掉链子!”项目经理此时的话语给了大家一剂“强心针”,管理者们不等不靠,充分发挥派墨项目TBM团队的施工经验,不断克服市政项目复杂多变的周边化境、疫情期间人员紧缺、环保督察期间出渣受限等重重困难,将高质量推进建设任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最终经过多方试验与筹划,采用中盾注泥技术进行区间掘进,达到整个区间穿越建筑物零预警的目标,保证了该区间的隧道质量。跨越重重阻碍,红天盾构区间于2021年11月7日顺利实现双线贯通,为确保2022年开通试运营的总体工期再迈进坚实的一步。

      自开工以来,项目持续奋战推进度、势如破竹战困难,用高质量、零风险保质保量完成各节点目标。项目优质履约多次获得业主好评,荣获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在建工程“2021年5月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先进工地”荣誉称号,并于2021年相继斩获“四川省工人先锋号”、“成都市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

创新引领,集思广益攻难关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项目始终把技术提升摆在核心位置,在生产建设中不断摸索,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

      下穿6号线负三层的天府商务区暗挖段,地层为中风化泥,地下水丰富、土体不稳定、支护难度大,易造成对既有线结构安全及地铁运营安全的不良影响,是全线特别危大工程之一。项目部根据施工规范,并结合现场实际条件成立“既有地铁车站暗挖及沉降控制”工作小组,根据招标设计图纸,集思广益,优化施工方案。经过项目各方日以继夜的图纸优化及方案演练,最终将施工工法由原定的导洞法调整为中洞法,将暗挖工程分两期组织施工。一期施工洞口部分主体结构,二期进行洞身开挖并跟进抗拔桩施工及主体结构。同时在既有线结构沉降控制中采用全自动化监测系统技术。此方案既保证了既有线安全施工又能有效减少施工工序,最终使工期减少3个月,极大提高天府商务区站暗挖段施工效率,并节约投资15.9万元。2022年3月4日天府商务区站下穿6号线暗挖工程全部贯通,目前暗挖主体结构施工及既有线(6号线)改造施工正有序进行。

      技术创新人才是关键。项目自开工以来便将科技创新视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始终坚持水电十局的“师带徒”传统,坚守“人才强企”的初心,积极组织各项技能及证书培训,投入真金白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青年员工成才成才出谋划策、铺路搭桥,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动能。

      2020年由项目工程质量团队自主研发的“扩底桩自动开合钢筋笼实用新型专利”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认可,获得了专利证书。

狠抓落实,安全生产守红线

      安全无小事,项目团队始终践行着“防微杜渐不略丝毫细节,如履薄冰不存任何侥幸”的企业安全观,严格落实业主、总包、公司的安全生产要求,狠抓“一岗双责”落实,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力打造安全标准化工地。

      精准发力,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基本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项目长期以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将安全生产理念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中,坚守安全红线,筑牢安全基石。开工伊始,便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自上而下将管理要求层层落实。每月、每周组织开展的安全隐患排查,“进场一人培训一人”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精心组织的防灾减灾安全演练活动,定期、不定期组织的专项安全知识培训,常态化疫情防控······多措并举为安全生产披上结实的“盔甲”。

      科技赋能,把安全环保摆在突出位置。天府商务区站至红莲站区间,“超越一号”盾构机掘进产生的大量渣土若处置不当将影响周边生态环境。为确保安全环保施工,项目研究出盾构渣土无害化处理方法,并将渣土用于回填、泥块烧制砖,有效解决了土石方回填难题,同时缓解成都市周边专业弃渣场紧张难题。项目还在日常施工中严控污水排放、严控施工噪音、严控施工扬尘,做到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保卫蓝天、守护绿地。自项目开工以来先后获得业主单位“红黄牌”红牌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先进工地;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绿色标杆工地”;成都市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等多项荣誉奖项。

      高考期间,项目红天盾构区间建立隧道掘进渣土施工棚。施工棚采用轨道+行走轮方式进行设置安装,有效地降低了盾构渣土装运期间产生的扬尘和噪音,得到成都市住建局的肯定。为鼓励各位学子圆梦高考,项目部还在工区以及项目部张贴助力高考横幅,为全力以赴为高、中考学子备考冲刺和参加考试保驾护航。

党建引领,凝聚攻坚力量

      冲锋陷阵,党员在前;攻坚克难,青年在线。项目党支部自成立以来便将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积极配合参建各方,“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引领项目施工生产高效推进。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自2020年成立“党员突击队”开始,突击队成员便以“发挥党建模范作用,保证生产建设稳步推进”为使命,用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积极投身生产经营中。在盾构掘进施工高峰期更是采用“5+2”“白+黑”的施工作业模式,奋斗数月,在“斩关夺隘”中,誓将“天堑”变“通途”。

      2020年8月,面对持续暴雨,项目青年团队奔赴防洪抗汛第一线,不畏艰难险阻,在暴雨中竖起了“青年突击队”鲜亮旗帜。同时勇担社会责任,成立防汛抢险救援小组奔赴防汛抢险一线,参与西博城地铁站抢险工作中,为地方抗洪抢险贡献十局力量。“党员就是要在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越是形势逼人,我们就越要争分夺秒、精彩亮相”,参与防汛抢险工作的党员同志说道。

      “乘势而上千帆竞,策马扬鞭正当时”。伴随着一个个节点目标的完成,一个个形象面貌的形成,成都地铁19号线项目部离胜利更近一步。2022年是项目全力拼搏,争取更大成绩的一年,重任千钧再奋蹄,这支优秀的队伍不会停歇,依然抢晴天、战雨天、斗夜间,在这个城市的地上舞台,书写着十局人矢志不渝开拓进取的建设情怀!

超越1号洞通

红莲站主体结构封顶

红莲站现场

防汛支援

党员突击队


青年突击队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