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双建”在工地落地扎根 开出质量美丽之花
三分局天长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补短板一期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纪实

来源:三分局 作者:高祎 时间:2022-11-01 字体:[ ]

       自中国电建党委全面启动“双引双建”工作以来,安徽天长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补短板一期建设项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程项目建设,落实集团“双引双建”要求,准确把握其与质量管理的结合点,扎实推进工作,以红色引擎助推精品工程建设。“双引双建”在工地落地扎根,开出了不一样的质量之花。

把握质量脉络——“引”

       天长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补短板一期建设项目建立质量管理“三步走”目标。项目始终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理念,在施工过程中,组织项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深入学习公司质量管理制度,严格遵循“计划、控制、改进”的质量管理脉络,且贴合项目的实际管理情况进行相关活动的组织,以彰显引领作用。

       建立质量计划。项目部开工之际就超前谋划、提前介入,将该工程的工序节点、重点难点分解成块、烂熟于心。细化每一分部工程,以图纸作指导,以规范为依据,做到施工有迹可循。

       强化过程控制。施工中,项目部针对质量管理薄弱环节和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措施,诸如混凝土浇筑、路基填筑、雨水管管道安装、回填等问题,调整日常巡查、质量月检方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从源头杜绝质量问题的产生,降低质量管理难度,做好过程控制。

       落实事后改进。项目部通过“每周一总结,每月一例会”的形式,积极复盘。人员管理上,自我反思+他人指导,弥补自身管理不足,并通过不定期的质量专项培训、质量验收规范学习会和观看质量事故警示教育视频等活动,提高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施工现场上,开展QC活动,扎实提升施工质量,总结规范要求与现场经验,制定作业指导书。总结质量通病问题与防治措施,修订《质量通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改进+提升”,打下坚实的质量之基。

样板引路制度——“引”

       项目部始终坚持典型示范作用。通过“样板引路制度”和“首件认可制度”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力度,有效防止质量通病和质量瑕疵,建设标准化工地。从验收程序、技术培训、技术交底、材料管理、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试验管理、现场质量控制等方面,整理出一套标准样本,更科学、更合理的指导同类别后续工程的施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

       项目部针对现场路基填料含水量大、大口径雨污水管道安装等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重难点,项目部开展专项会议进行讨论,以过往施工案例和施工经验,制定标准段施工方案,指导后续施工。施工方案取得了不菲的成效,现场节约了大量成本,施工工期也大大缩短。协调了质量与工期、质量与效益的关系。

       针对不同子项目的施工,项目部组织“对标”交流活动,相互交流,寻找差距,补齐短板,并组织经验交流和观摩学习活动,以“标化一环节,辐射全工地”为目的,加强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健全管理体系——“建”

       项目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坚持以“明德善建 品质至上”的企业精神管理工程质量,倡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品质。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为本”意识,明确质量创优目标,逐步完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建设,强化质量全过程管控,狠抓质量管理执行力,确保一次通过验收合格率达100%。

       项目部以“质量月”为契机,在狠抓施工现场质量的同时,不忘加强对整个管理体系的优化,以点带面,结合全年施工情况,深入落实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一岗一制一清单”,并贴合项目实际情况,修订了《质量管理办法》《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细则》等质量管理文件,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打造一流团队——“建”

       乘众人之智,用众人之力,无不胜也。项目负责人从项目一开始就重视人才培养,组建了一支年轻、专业、能打硬仗的80后、90后管理团队。日常工作中,通过技术干部交叉培养,人人都是多面手,注重团队建设,形成彼此紧密协作的高效团队氛围。

       项目部开展了多个“争先创优”“比学赶帮超”的主题活动,通过灵活多样而丰富多彩的团队建设活动,激发了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创造出信任、和谐和健康的工作氛围。并且,团队成员在活动中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换,深刻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是提升素质的不二法宝。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整个管理团队高效运行,项目在进度、质量、投资、安全等的管理中,环环相扣,紧密交织,及时补充漏洞,项目管理工作无懈可击。

       未来,项目部仍以“打造一流团队,建设优质工程”为目标,持续强化质量责任落实,推进优质履约,实现品牌战略目标,树立品牌形象,为实现公司“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国际著名品牌”的企业愿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