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相约山花烂漫时——水电十局喜德县精准扶贫纪实

来源:局机关 作者:李林峰 时间:2021-01-14 字体:[ ]

2020年11月,四川省政府正式发布信息,宣布喜德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听到这个消息,水电十局派驻喜德县各地的扶贫干部泪湿了眼眶。

然而,就在三年前,喜德县还是国家挂名的贫困县,所辖呷子村等多个乡镇还是凉山州有名的贫困点。如今的呷子村已经通了硬化道路,村里也建起了快递站、党支部、超市和活动室,修建了宽敞明亮的幼儿园和移风易俗广场,贫困户搬进了新家,开始拥抱现代生活方式。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党的政策,离不开在这里挥洒汗水的水电十局的倾情帮扶和扶贫干部无私奉献。

责任在肩 倾情奉献

2017年8月,根据四川省国资委党委的安排,水电十局与西昌市喜德县乐武乡呷子村建立对口帮扶机制,期限为2017年至2020年。

接到任务后,水电十局上下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党委会,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下设负责具体协调和操作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调研—摸清实情,接洽—取得配合,投入—人财物到位”的前期工作方案,正式拉开了工作序幕。

呷子村位于县城西北部46公里,平均海拔2600米,辖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19户,总人口966人,系彝族聚居村,共有贫困户77户,314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400亩,201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1650元。村上没有现代化集中校舍,没有集体活动室。村民不仅存在物质上的贫困,也不了解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又存在讲排场高攀比、大操大办的习气,贫困如幽灵般挥之不去。

除了历史原因,险恶的自然条件也是致贫的一大因素。

呷子村77户贫困户散居在4个山头,光是全部走访一次就需要10天时间。村集体经济呈现典型的“小农小户,靠天吃饭”特点。更不用后期说因为异地搬迁,50多户到县城和其他镇居住,走访的范围和难度更大。遇上雨雪天气,当地人在家里避寒,扶贫干部还在翻山趟河的调研路上。

水电十局扶贫工作调研小组实地考察后陷入一筹莫展,一度感到有钱花不出去的困惑。

面对艰巨的任务,水电十局积极对接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省住建厅,先后派出了6名扶贫干部,分赴喜德县住建局、且托乡政府、驻呷子村工作队等不同岗位,从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政策扶贫等多个维度助力地方脱贫攻坚,谱写了一曲共同奔小康的赞歌。

扶贫先扶智

让呷子村这片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改变落后观念、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同时保障义务教育也是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

呷子村原有村幼儿园占地300平米左右,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学前儿童26名。因为居住分散、山路难走等原因,到后来只有4名儿童在校上学。

水电十局在原校址上投入资金,准备重新修建幼儿园和民俗食堂,购置桌椅和教学用具等配套设备设施,形成亮点帮扶工程。购买具有凉山彝区民族传承文化特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汉、彝对译图书和音像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水电十局西昌区域党支部于呷子村党支部结成友好党支部,既促进相互交流,又能发挥距离近的优势,为村上及时提供帮助。

水电十局有队伍、有资金、有技术。2018年7月4日275平方米的幼儿园和150平方米的移风易俗广场在一片爆竹声中正式开工。

扶智,不仅要解决孩子们的学习问题,还要引导家长舍弃大操大办陋习,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十局党委同时为村上购买炊事用品,用于统一操办村民的婚丧嫁娶、幼儿园儿童的伙食问题,既解决了幼儿园学生早上和中午在校一日两餐的问题,又为遏制了大操大办婚丧喜事致贫提供了场所。扶贫干部利用暖冬慰问等时机开展“禁毒防艾”“五洗”宣传,印发宣传册,帮助村民正确认识落后习俗的危害,自觉远离毒品等不良习惯。

水电十局充分发挥了高效管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2019年元旦,耗资133万元的幼儿园和移风易俗广场经过一年的建设按期竣工,成为喜德县乐武乡呷子村历史上一座标志性建筑。好消息在村和村之间传开了,驻村工作队和当地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让孩子们重返课堂,幼儿园的入学效率终于提高了。如今,50多名学龄儿童穿着漂亮衣裳,背着新书包,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游玩于设备齐全的体育场,沐浴着党的温暖。广大村民在农闲时,享受着移风易俗广场带来的文明,洗去了多年的悲哀,畅想着党的雨露浇灌的美好明天。

学校投入使用后,十局党委、工会多次到学校开展慰问活动,为师生送去校服、书包文具等教学物资。公司领导寄语师生,要好好学习,学好本事,将来回馈社会,将感恩传递下去。

2020年,为持续深化“四好创建”,公司再次捐赠喜德县“三建四改”专项资金50万元,支持各村活动中心建设、建入户路、改厨等项目,解决好村上“脏、乱、差”等问题,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引导大家积极参与移风易俗。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不仅是政策的要求,更是水电十局在精准扶贫战役中对群众许下的庄严承诺。干部用心,以乡风文明之“魂”引乡村振兴之“路”,为喜德县下一步国家全面振兴乡村战略的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扶贫保民生

贫困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问题,影响到吃穿住行等民生问题的方方面。在精准扶贫战略中,改善彝区同胞居住条件是另一项大事。

喜德县除了呷子村,还有35个脱贫村、85个安置点、4702户集中安置点、727户分散安置户、11196户彝家新寨有待建设。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2018年,水电十局将精准扶贫的战场拓展到了喜德县农房建设现场。

政府给贫困户和搬迁户建房子是大好事一件,但是大量的农房建设任务与当地落后的房建技术及观念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前期的房屋工程普遍存在诸多验收不合格项,质量堪忧。事关脱贫攻坚事业的推进,凉山州政府亟需懂得房建技术的专家“到场指导”。

水电十局积极响应,选派一分局杨际军、三分局潘廷柱两名技术扶贫干部进驻喜德县协助四川省住建厅和凉山州人民政府开展脱贫攻坚农房建设质量巡检工作,杨际军任巡检组组长。

水电十局的扶贫干部实事求是、原则第一、不讲情面的工作作风,对房屋建设质量把关和指导起重要作用。然而,地方基层干部对“空降”而来的十局干部抱有疑虑,不愿意遵守国家规范标准,用当地“土办法”建房的情况屡屡发生,既不采纳建议,也不听指挥。观念的扭转需要现实的教育。

喜德县2016年至2017年修建的集中安置点房屋遇到树脂材料的屋面瓦滴水问题,技术人员无法找到原因,老百姓认为是漏雨,并质疑政府建房质量。杨际军实地调研,判断是树脂材料不透气的特性导致翻卤,凝结出水珠,而非漏雨,并拿出了解决方案指导改进,效果非常好,帮助政府打消了百姓的质疑,极大促进了搬迁整体工作。这次“危机公关”后,大家对水电十局扶贫干部刮目相看。

在喜德县最大集中安置点——甘哈觉莫集中点项目、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省级试点——东沟河综合治理项目、孙水河—则约沟综合治理项目、土地增减挂项目中,水电十局将自身技术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从优化倒排工期,到项目基础开挖、主体建设、装饰装修全过程跟踪,再到工点验收隐蔽工程做了大量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质量安全问题立即提出专业建议,推动实行整改。有优化方案可使项目砖混结构房屋健设成本从每平米3000元降到2000元,极大地节约建设资金。有项目评判提前诊断出若干项目质量安全、规划设计风险,促使县委县政府及时改进,避免了许多潜在建设损失。

在对全县1千多户(按10%比例)彝家新寨“送技术下乡”巡检活动中,水电十局坚持原则,对彝族农户抽检一户、宣传一户,即使户主有麻风病也丝毫不回避,共检查出了墙体使用空心砖等10多项普遍问题。扶贫干部一边宣传一边亲自做整改示范,深深感动了彝族同胞,多数在检查现场即按要求开始修整。

喜德县全县24个乡镇,农房建设点十分分散,海拔最高处达2300米,道路异常崎岖。2018年某天,大家前往乐武乡开展巡检,因持续降雨道路泥泞且有大雾,能见度不足10米,车辆突然在急弯处侧滑,车头滑到悬崖边,再往前一步几百米深的悬崖。同行的人不愿再冒着生命危险前往了。杨际军坚定地说:“扶贫就是要切实的帮助到贫困户,现在是最佳的巡检时间,如果过了主体建设这个阶段,等抹完灰就看不出问题了。省厅派我们来就是找问题的,只有我们及时到达现场,才能保障农户的住房安全。”

两年间,水电十局扶贫干部在喜德县进行安全质量检查验收58次,其余正常巡检210余人次,共行驶7000余公里,审核了27个工地资料,下发整改通知79份,共发现技术、程序等各类问题共400余个,并形成了书面整改通知及复查通知单共180余份,发送月报15期、半月报8期上报凉山州巡检组,力求从根本上控制质量问题。不知不觉间,已形成各类材料2000余页。

同时,水电十局意识到了喜德县工程建设监管和施工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组织编写了《农村建房基本技术规范》讲义4份共70余页,结合喜德县实际情况,对房建基本建设招投标程序、建筑材料选择、农村住房竣工验收流程等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制作相关演讲(PPT)资料共200余页,得到了凉山州州委州政府及省厅巡检组的高度认可,讲义获准在全州11个扶贫县推广使用。

2019年,在“送技术下乡”活动中,水电十局扶贫小组组织编制《农村住房改造“五个一”帮扶技术》《农村建设基础技术培训资料》由喜德县出资印刷成册供全县使用,对24个乡镇的主管领导、“五个一”帮扶力量、村支书及建设工匠1200余人进行了建筑技术培训,为喜德县留下了一支强有力的农房安全建设监管和建设队伍。 

产业扶贫促发展

脱贫难,守住脱贫成果也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我们要千方百计的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果”。水电十局党委认为,实行产业扶持让村集体能自己“造血”是一条正确道路。

2018年,水电十局在呷子村开展“以购代捐”活动。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向本村贫困户收购16吨“迷科野洋芋”,为村里创收9.6万元,不仅让贫困户增收,也让村集体增益,坚定了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此次“试水”让村民感受到了规模经济的力量,唱响了发展村特色农产品种植业新篇章。

有了这次成功经验,水电十局开始携手呷子村拓宽产业扶贫的路子。

经过调查研究,水电十局拿出10万元专项资金给村集体用于合作社养羊。由村集体出资采购羊,交给养殖户负责养殖,等生下小羊羔后可以卖掉大羊,所得收益由村集体和养殖户个人按照三七分成。发展养殖业,既为村民增收,也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现在有工作和收入不说,还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人,不耽误事情,还是党的政策好啊”。养殖户曲比杰尔颇有感触地说道。

起初他和其他村民对合作养殖并不十分了解,也不太感兴趣。来自勘测设计院的扶贫干部王世红带着驻村工作队连忙把大家召集起来,详细宣讲政策,让大家明白其中的好处。有村民不太懂养殖技术,王世红立即联系养殖专家,在村活动室办起了农民夜校,组织开展山羊养殖技术培训,让大家尽快掌握技能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到2020年底,已发展5名贫困户投入到山羊养殖中来,山羊养殖规模也发展到了100余只,养殖户人均增收5000元/年,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效应。

山羊的销售也不用村民操心,由村里回购,驻村工作队帮助联系买家销往社会。

“现在村里通了公路,有宽敞明亮的学校,大家还通过出售农产品增加了收入,巨大的变化让大家感受很深”。王世红颇有感触地说道。2018年,王世红接替前任驻村第一书记,来到呷子村开始了2年驻村扶贫工作。

“借羊还羊项目充分考虑到了呷子村的物质条件基础,村里把贫困户扶上马,驻村队再扶一程,帮助帮村民找到了致富路子”。村书记罗洪吉克深有感触地说道。

驻村工作队严格落实政策要求,从满足村贫困户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全面细致摸排调研,全面解决了村中贫困户“两不愁 三保障”问题短板,实现贫困户一超六有全部达标,填写了新帮扶手册,完善了脱贫验收12项脱贫资料,梳理和完善了“三落实 一成效”资料卷,为整村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还全面走访整村非贫困户,建立了非贫困户台账,将评选出的三类人员、特殊困难户等纳入农房建设,实现了脱贫路上不落下一户,不落下一人。

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发展雏形后,水电十局产业扶贫的道路还在继续。十局党委因地制宜,将国有企业发展与贫困村地区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喜德县农房建设契机,为呷子村设计了一条产业路径:由水电十局出资130万元为呷子村购买两台塔吊,供村集体出租,所得收益集体分红。经过运作,塔吊租赁项目在6年内可产生192万元受益。每年保底32万。2020年底,村民迎来了第一次塔吊租赁集体经济分红。

水电十局为村集体经济搭台,开启了呷子村发展经济的道路,更重要的是,引导村民参与商品社会经济循环,激发了村民主动脱贫、愿意脱贫的意愿。

此外,水电十局还广泛发起干部职工力量,多次开展捐赠和认购活动,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公司各级领导带头捐款,国内外项目员工慷慨解囊,购买土豆、大米、荞麦面、燕麦面、花椒等农产品,募集资金定向勇于呷子村帮扶项目,为村农业合作社创收约20余万元,切实解决了呷子村因交通等原因造成的农产品滞销问题,进一步壮大当地产业发展引擎。

要把党的政策一以贯之

在长期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十局党委认识到扶贫是一项长期事业,是一场多维度的战役,除了经济上的帮扶解决贫困户吃穿住行的问题,还需要帮地方建立坚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从制度上和思想上去除行地方治理的沉疴。

知易行难。受省委组织部委派的安装分局职工廖成树挂职喜德县且托乡扶贫副书记没多久,就感受到了在这里开展扶贫工作的困难。

“建国后,彝族地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形成了特殊的历史文化,但是依然保留浓厚的改造前的社会特点。国家扶贫政策在地方的贯彻落实需要格外重视。”他深有感触地说道。

“一线工作始于走访”。十局党委领导曾这样嘱咐扶贫干部。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要精准扶贫,先精准识别。

通过一周时间的走访调研,廖成树走完了全村77户贫困户,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了深入了解,详细掌握了该村的具体情况和贫困户家庭信息,同时接管全乡脱贫攻坚各项资料。廖成树对全乡的所有数据耳熟能详,随口道来,大家都笑称他为“移动的数据库”。

由于彝区特殊历史文化,人情世故在社会交往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低保救助工作中,“人情保”、“关系保”、“保人不保户”、“家庭共同成员分户申请”等违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不严格按照低保标准认真核实,草率估算,随意填报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一些村没有组织人员评议低保户资格,而由村支书或者村主任直接指定。

有鉴于此,廖成树和省综合帮扶队队员与村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对村干部进行具体党建业务知识培训,树立地方党员干部先锋模范意识,提升日常工作的规范性。同时坚持组织村干部和贫困户召开党建月例会,集中学习研讨中央和上级文件,让地方各方都明白政策意图,确保责任层层压实,有效减小了工作阻力。

廖成树带着省综合帮扶队,将且拖乡作为全县低保清理的试点示范乡镇,对全乡低保对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重新进行申请认定。由于群众对低保对象申请认定缺乏信任,大家需要入户走访,挨家挨户耐心解读政策、掌握实情、解决诉求。在廖成树的坚持下,整个低保户申请核定严格落实制度要求,必须经历省综合帮扶队提出意见、班子会讨论确定、对象认定初步公示、驻村接访全过程。如今,且拖乡群众对低保对象认定的认可度大大提升,群众赞不绝口。

针对长期以来且拖乡各村脱贫攻坚资料规范程度不高、上报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廖成树经过调研决定在全乡开展脱贫攻坚资料规范试点工作,以各村为单位,进行“三落实一成效 ”资料的制作和规范,并带头按照目录要求,对每一卷资料都制作全乡统一的规范模板26卷,便于全乡统一使用,使得资料的规范性大幅提高,在全县脱贫攻坚资料检查督查过程中受到了一致好评。

共迎美好明天

大凉山见证了十局人奔走、拼搏和奉献。

两年多来,水电十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产业项目扶持为关键,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以教育扶贫为根本,派驻扶贫干部践行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用实际行动支援了我国最大彝族地区历史跨越的大战役。

据统计,水电十局自对呷子村精准扶贫以来,在喜德县脱贫攻坚战中直接和间接投入共1000余万元,多次开展捐赠、慰问等活动,扶贫干部廖成树年度考核为优秀,派驻干部杨际军、潘廷柱受到四川省住建厅通报表扬。持续的扶贫投入和长期的综合帮扶,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喜德县脱贫攻坚的前景柳暗花明,为顺利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长期的精准扶贫中,水电十局与帮扶点建立了深厚情感纽带。如今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十局党委将按照党中央“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继续科学施策,继续压实责任,在产业扶贫、安居扶贫、教育扶贫、保障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持续发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大爱无言,即便寒冬凌冽,大凉山上索玛花终将会迎来怒放的时刻。在国家精准扶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水电十局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与喜德县人民群众共迎美好明天。

 

援建幼儿园和移风易俗广场投入使用

以购代捐

暖冬慰问


农房质量巡检

扶贫干部调研路

产业分红大会

农村工匠培训会

四好建设洁美家庭表彰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